深圳超算中心11月16日正式开通
我国首台过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已经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下称深圳超算中心)安装调试完毕,将于高交会开幕当天的11月16日正式开通运行。
昨日,该中心邀请深圳及广州部分媒体记者前往参观,首次对外界一展芳容。
深圳超算中心是国家863计划,广东省和深圳市的重大项目,也是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科研基础设施,运营后能够大大缓解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高性能计算能力紧张的局面,在新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自然灾害预警分析、气象预报、工业仿真模拟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当于80个国家图书馆
深圳超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主机系统为“曙光6000”,采用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服务器。1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像书柜一样整齐排列的计算机柜组背面漆成蓝色的底色,上面笔走龙蛇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繁体“龙”字。
“曙光6000”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制造,其系统峰值为每秒3000万亿次,实测性能达到每秒1271万亿次,存储能力达到20PB,是中国第一台实测双精度浮点计算超过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在深圳超算中心开始立项建设的2010年5月,曙光6000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二位,目前则名列第四。
据介绍,以系统峰值每秒1271万亿次计算,超级计算机每运行一天则相当于目前流行配置的普通电脑运行174年,20PB的存储能力则相当于80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
每天电费平均12万元
这样一个巨无霸计算机系统每年的运营成本也不是小数。超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整个系统如满负荷运行的话,每年耗电将达到4500万,平均每天12万元。即便如此,这已经是国内最“绿色”的超级计算机系统。
除计算机系统本身装备的安全警示软件外,超算中心还将配备人员24小时值守,保障其不间断顺利运行。冷却系统对于这样大规模的计算机组非常重要,曙光6000采用了风冷和水冷两种冷却方式,庞大的主机房里非常凉爽。
深圳超算中心法人代表徐晓东说,超算中心总投资12.3亿元,其中7亿元投资于主机系统。深圳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在功能上将分为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两部分,是国内现有超算中心里第一个大规模提供云计算业务的。
深圳上空将飘14朵“云”
超算中心正式运营之前,等候合作的企业和单位已经排成长龙。徐晓东说,超算中心目前已经与中兴通讯、比亚迪、光启理工研究院、华大基因研究院、市人民医院、气象局等45家单位合作,今后将作为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为有需要的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立足深圳,服务华南,示范全国”。
超算中心技术协作部项目经理刘宇鹏说,庞大的计算资源将使每个深圳市民都享受到实惠。其中,深圳云计算中心将打造14朵“云”,分为“专业云”和“城市云”,其中的健康云、教育云、交通云、电子商务云、中小企业云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云计算服务将会较快投入使用。
有一位着名软件企业老总曾用水井和自来水比喻云计算给软件业带来的变化:以前为客户提供软件及服务就像要到客户家打井,而实现云计算之后,用户使用软件和其他计算机服务就像使用自来水一样,打开水龙头就可以了。刘宇鹏说,以中小企业为例,有了中小企业云之后,中小企业只须安装电脑终端,就可通过网络使用各种计算机服务,可以省下一大笔设备购置、机器维护、人员管理的费用。
此外,超算中心还开发了名为“鹏云系统”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涵盖深圳市众多IT应用,用户注册登陆后可以使用各种云应用服务,如文件处理、影音欣赏、照片存储等,健康云开通后还可查看个人健康档案等。虽然具体的使用规则尚未制定,但是超算中心已经为每位市民预留了1T(即1024G)的云存储容量,供市民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