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Google等巨头生意,纽约大学小伙挖掘并出售自己数据
  • [作者]Sarah Kessler
  • [文章来源]Fast Company
  • [点击数]1614
  • [更新时间]2013/5/14 10:22:45

分享到:
新闻摘要: 对于Google、Facebook这些企业来说,这从来都不是件新鲜事——挖掘用户喜好,并推荐相应的广告等。然而于其被他们卖掉,还没任何收入,为什么不自己动手?这不,纽约大学一小伙挖掘并出售自己数据,公然抢巨头生

 既然 Google、Facebook等公司可以收集用户资料并以各种方式兑现,那么作为互联网用户,自己为什么不能收集自己的数据,然后公然出售?纽约大学研究生Frederico Zannier通过在自己的设备上部署数据收集工具将这一问题付诸实践——可以记载每个访问地址的Chrome扩展工具:这个工具可以记录GPS位置,还包含了一个屏幕截图、网络照片相册以及记录新标签页打开后鼠标位置的定制应用。

近日他在 Kickstarter活动页面发布:“我在挖掘自己的数据,打破自己的隐私,现将这些数据打包出售。”

 

原文查看视频

在Zannier研究浏览器中安装的cookies时,偶然获得了追踪自己每个在线行为的这个主意,他对Fast Company说:“我发现这些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工作模式,通过cookies给广告定位。而这个项目的思想就是阐明这个每天都在发生,但是我们却从未留意过的主题。”

因此他开始了“ 追踪自己 ”这个疯狂的事情。他表示刚开始做这件事情(记录自己所有的访问记录)的时候,感觉很奇怪,但是很快就选择了忽略这件事情——就像我们忽略通过cookies跟踪我们在线活动一样。

项目的初始只是跟踪自己的日常在线活动,因为酷爱数据可视化,Zannier更对这些公布的数据做了可视化处理,而随后Zannier就有了通过Kickstarter出售个人数据的想法。

 

这个图像显示了每个月有购物欲望的日期(点击查看大图,以下同)

 
这个图像搜集了页面浏览中的鼠标位置

 

这个图像显示了一天中的地理位置


这个图像记录了键盘键入

项目在Kickstarter上初始目标一周只有100美元,然而“A bite of Me”真正的贡献额却飙升了近10倍。每支付两美元,贡献者都会收到关于Zannier一天的数据;然而Zannier并不认为这些信息会真的产生价值,他认为只有更多的人加入,数据才会更加的有趣;之后他将发布这个用于追踪自己的工具,期望建立一个这样的社团( 这个想法并不是他第一个提出)。

当项目成为Kickstarter活动后,其本身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为了让浏览者更深的认识互联网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线追踪,它同样还发布了一个问题:如果数据对这些公司有用,为什么人们不可以建立可以出售的数据。

虽然项目现在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他认为其不妨为这类问题的一个指引。他说:“我认为其他的人也应该尝试追踪自己,用以认识到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进而对互联网产生更多的思考。”

原文链接: What If We Thought More Often About Being Tracked Online? Man Stalks Himself To Find Out (编译/仲浩 审校/王旭东)

推荐新闻
华为公司的新使命为“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018/5/30
[ 查看详情]
汇聚云时代,共话云“无限”——我协会李主任出席2018腾讯云+未来峰会
2018/5/24
[ 查看详情]
互盟云取得新突破,发布新功能
2018/5/18
[ 查看详情]
关于召开“第十届中国云计算大会”的通知
2018/5/2
[ 查看详情]
华科云动力科技--国内领先的网络服务及云端方案供应商
2018/4/16
[ 查看详情]